呼吸道感染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孩子呛水呛奶了怎么办这些急救知识,父母 [复制链接]

1#

文章原创,版权归本作者所有,欢迎个人转发分享

夏季到了,为了解暑散热,很多家长会带孩子去泳池游泳。然而很多家长却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急救知识。

近日,一则新闻令更多家长重视起了孩子的安全问题。

据监控画面显示,一名5岁的男童先是独自占泳池边坐下,几秒种后不慎跌入泳池。男童在水中拼命扑腾了2分钟,却没有人发现他溺水。

直到男童失去意识,身体浮在水面,才被一位路过的女士发现,赶紧呼喊救生人员,此时男童父亲才匆匆赶来,跳下水将男童抱到岸边将男童救起,救生员也赶来对男童进行急救。男童脉搏微弱也没有呼吸,身体冰凉,救生员迅速对其进行心肺复苏,随医院救治。

据了解,该男孩是趁父亲在淋浴间淋浴时,独自跑到泳池边玩耍不慎滑入池内。所幸发现及时目前男童已无大碍。

新闻评论里许多网友在责怪这位父亲没有看管好孩子,同时也警醒了很多家长对孩子安全问题的重视。当父母带孩子去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游玩时,要多注意孩子的动向,不要让孩子远离视线。

此外,学习急救知识也应该提上日程,才不至于错过孩子的最佳救援时间。

01.孩子溺水了怎么办?

记得几年前也有一个相似的事件:

一位3岁的儿童套着游泳圈在气垫游泳里玩水,不到一米远的地方是他的母亲在玩手机。不过因为这位母亲是背对着孩子,所以她看不见孩子的游泳圈翻了,孩子在水里无力地挣扎,却始终等不来母亲的救援之手。等到这位母亲回过神来,才发现孩子已经溺水身亡了。

孩子就在身旁落水,这位母亲却只顾着玩手机,生生错过了孩子的救援时间,追悔也莫及。

那么,如果孩子溺水了怎么办?首先不要盲目救人,先判定自己有没有救人的能力,如果是在浅水区可以下去救人,如果是深水区就要谨慎行事,立即拨打或喊救援人员过来。

使用心肺复苏术之前谨记以下步骤:

第一步查看是否还有脉搏,是否还有意识;第二步查看是否有外伤,有外伤者不能随便移动;第三步要清理口鼻腔中的异物,进行人工呼吸,胸外按压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;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意保暖。近日印发的《健康中国行动(-年)》提出把学生健康知识、急救知识、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,并作为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。

此举获得了广大网友的赞同:“很有必要!”“太好了,这个可以有!”毕竟天大地大,生命最大,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急救知识教育,不仅能在危急时刻获得求生的机会,还能增强对生命的珍视。

同时,家长也要做好孩子的监护,不要让孩子去野外的河道、湖泊等禁区游泳,注意给孩子穿上救生衣,在游泳池要看管好孩子,别让他进入深水区。

02.孩子呛到了怎么办?

“海姆立克急救法”通常适用孩子呛咳噎到,感到无法呼吸的时候,家长在使用该方法施救的同时也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。

一段监控摄像头的画面显示:一对夫妻抱着一个3个月大的婴儿,医院急诊科,家属说孩子呛奶两分钟了。

当护士接过孩子时,婴儿口唇发紫,手脚冰凉,已经濒临死亡,只有眼睛还微动了一下。

医生立即判断现在不用心肺复苏,直接先把异物排出来就行了。

急诊护士赶紧把孩子接过来,放到腿上为婴儿做海姆立克急救,只见他坐在椅子上,让宝宝趴在腿上,一只手支撑他的头颈部、胸部,另一只手轻拍或按压背面,轻轻拍了7、8次之后,孩子突然哇的一声哭出来了,哭出来之后又接着多拍了两下,把孩子翻过来一看,脸已经转红了。

网友纷纷夸赞医生的果断:“做得好!”“医生的准确判断及时救了孩子一命。”

专家还建议: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孩子呛到后,仍在大声咳嗽或哭闹的阶段。当情况危急,孩子叫不醒时,就要立刻使用心肺复苏术。

03.为避免孩子进食呛到或误食,父母应该怎么做?

■采取正确的姿势喂奶,避免孩子呛奶,

专家表示,很多婴儿呛奶的原因就是因为妈妈喂奶姿势不当,比如躺着喂奶,容易导致宝宝呛奶造成吸入性肺炎。

曾有一位刘先生将自己聘请的特级月嫂告上了法庭,因为该月嫂让孩子躺着喝奶导致孩子呛奶窒息,医院抢救才挽回生命。所以,家长喂奶的时候要保证正确的姿势,母亲切记不要躺着给宝宝喂奶,喂奶瓶的时候也不要让宝宝躺着吃奶。

■在孩子吃东西的时候,不要逗他笑

在孩子出东西的时候,千万不要逗他笑,也不要与他玩乐,因为孩子的咀嚼能力还不够完善。尤其是吃葡萄干、玉米粒、爆米花、糖果和坚果等颗粒小的食物时,如果逗孩子笑,未经咀嚼完全的食物可能会进入到气管内,危害到孩子的生命。

■玩具和小零部件要防止孩子误吞

两年前有一则新闻触目惊心:一个1岁半的女宝宝趁外婆低着头忙着给她换纸尿裤,她抓过床上的袖笼咬在嘴里玩,然后就把袖笼上的别针吞了进去,而且别针是开口的,外婆顿时吓得冷汗直冒,立即把孩子送医。针头刺入食管,多亏救治及时取出了开口的别针。

专家称:1岁到3岁是孩子误食异物的高危年龄段。

小孩子好奇心重,什么都想放嘴里试一试,所以家长应该少买拆装的玩具,谨防孩子误吞。同时,一些曲别针、螺丝钉、纽扣电池等细小的零部件,家长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,也要告诉孩子什么能吃,什么不能吃。

孩子对于家庭有多重要不必多说,对于至亲的骨肉,家长怎能不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呢?可就是不少家长太粗心大意,才会致使孩子陷入危险。如果学习了急救知识,就可以在孩子遇险之时,及时进行救援。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防范各种风险,做好孩子的保护伞。

你还知道哪些急救知识吗?带孩子外出时,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?欢迎下方留言讨论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我是妈妈有方,一个3岁宝宝的妈妈,每天分享育儿知识,教子也可以很轻松。

妈咪育儿有良方,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