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吸道感染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技术铜绿假单胞菌侵袭下呼吸道,定植 [复制链接]

1#
哪里可以治好白癜风 http://m.39.net/pf/bdfyy/

铜绿假单胞菌(PA)是临床条件致病菌,铜医院获得性肺炎(PA-HAP)的主要证据来自于呼吸道标本。但是与此同时,PA在结构性肺病变患者呼吸道存在较高的定植率。文献报道,4%~15%的慢阻肺患者痰中能分离到PA。因此,如何区别培养阳性的PA是定植还是感染;以及在呼吸道标本分离到PA的患者是否需要抗菌药物的治疗,成为了临床和微生物实验室共同的难题。那么,如何来解决上述的问题呢?

1、临床需要送检合格的下呼吸道标本。

下呼吸道分泌物包括痰、气管吸引标本、保护性毛刷采集的标本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(BALF)等。临床医师采集该类标本时,应严格掌握痰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,并对患者进行充分培训,留取深部咳出的痰液,并尽量避免上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。气管吸引标本、保护性毛刷和BALF标本要比痰标本更可靠和有价值。

2、临床实验室要严格把控标本质量和检测质量。

痰标本在实验室应进行革兰染色镜检,以此来判断痰标本是否合格,同时注意有无白细胞吞噬或者伴行现象及细菌的染色和形态。培养尽量采用定量培养,至少应做半定量培养。呼吸道标本定量和半定量培养能够为临床提供有帮助的参考价值。定量1μl培养,气管内吸引物PA≥CFU/ml、BALF标本PA≥CFU/ml、保护性气管镜毛刷采集的标本PA≥CFU/ml,达到上述阈值时,PA培养阳性有更大的参考意义。

3、结合患者临床情况进行仔细分析。

(1)考虑患者是否有感染的危险因素: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能增加ICU患者气道中PA的定植,这是由于PA能增加粘液的分泌,破坏纤毛的活力,引起上皮结构受损,影响肺的清除能力,从而产生定植。

(2)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:从气管插管后气道内分泌物中能够在很长时间持续培养出PA,但患者可以没有症状、体征和相应肺部影像学表现(出现新的、或持续性的、或加重的肺部渗出、浸润、实变),此时,即使标本是脓性痰或者气管内分泌物PA培养阳性也不能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(VAP)。但是若患者存在高危因素,或者已有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,应高度警惕PA感染的可能,并结合涂片、培养结果以及C反映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综合分析。

4、结合治疗分析:

(1)未经治疗的患者:①培养只有PA时,意义较大,结合上述三点分析;②培养出PA,同时常见对抗菌药物敏感的致病菌如肺炎克雷伯菌、肠杆菌属细菌等也培养阳性,则PA为定植菌的可能性大;③培养出PA,同时培养出多重耐药菌(MDR)如鲍曼不动杆菌,MDR又占优势,则需要分析各自定量结果,若PA为低浓度培养阳性,则定植的可能性大。

(2)初期进行了不针对非发酵菌的抗菌药物治疗后,反复培养出PA,则应考虑为抗菌药物筛选的结果。

综上,判断PA是否为感染菌,患者临床表现最为重要。即使是合格痰标本分离到大量单一PA,但临床并不存在任何下呼吸道感染的表现,也无需针对PA治疗。若同时分离到其他细菌,又有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,则需要鉴别真正的致病菌或者是否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。当针对单一PA治疗后疗效满意是较易确定PA感染,但当疗效不满意是也不应该完全否定,因为尚有剂量、疗程、联合用药与否、是否有混合感染(特别是厌氧菌)等问题的干扰,也可能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急性耐药(以单药治疗最为常见)。因此,建议实验室与临床多进行沟通,临床要重点把握患者临床表现来进行正确判断。

参考文献

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组。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[J]。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,,1(37):9-12

作者:迈克生物技术部

注:图片来源于网络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