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定义}
秋季易感燥邪,耗伤肺金,肺失润降,卫表失和所表现的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等肺系症状和燥伤津液的唇、舌、鼻、咽干燥及卫表失和的发热恶寒或恶风,头身痛等症状。属外燥证。
{病因}
秋冬感受燥邪,燥邪外袭,从口鼻皮毛而入,肺开窍于鼻,外合于皮毛,且“肺为呼吸之橐籥,位居最高,受脏腑上朝之清气,禀清肃之体,性主乎降;又为娇脏,不耐邪侵,凡六淫之气,一有所著,即能致病”(《临证指南医案》)。故燥邪外侵,易伤肺金,但因秋季冷暖气候变化的不同,燥邪有偏寒和偏热的不同属性,故临床常分温燥与凉燥两类,诚如俞根初所言:“秋深初凉,西风肃杀,感之者多属风燥,此属燥凉,较严冬风寒为轻,若久晴无雨,秋阳以曝,感之者多病温燥,此属燥热,较暮春风温为重。”燥邪致病特点是:因燥性干涩,易伤津液,故与内燥证的肺阴虚证,均可有肺燥津亏的表现。
{病机}
起病多有邪干肺卫,津伤液燥之象,凉燥与外感风寒表证症状相近;温燥与外感风热表证症状相似,虽都有表证,但必具津伤液燥之象。因此,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说:“凉燥犯肺者,初起头痛身热,恶寒无汗,鼻鸣而塞,状类风寒,惟唇燥嗌干,干咳连声,胸满气逆,两胁串疼,皮肤干痛,舌苔白薄而干,扪之戟手;温燥伤肺者,初起头疼身热,干咳无痰,即咯痰多稀而黏,气逆而喘,咽喉干痛,鼻干唇燥,胸满胁疼,心烦口渴,舌苔白薄而燥,边尖俱红”燥易伤津,肺失润降,卫表不和。肺与大肠相表里,肺燥津伤,津液不能下润于大肠,大肠传导功能失职,腑气不通,而致腹胀便秘;肺具有宣发肃降、通调水道、下输膀胱的功能,若燥伤肺金,肺不布津,水津不能下输膀胱,则易出现小便不利,甚则癃闭。若燥邪犯肺,迁延不愈,肺阴渐损,亦可发展为肺阴虚证。
{辩证分析}
肺主柔润肃降,肺阴不足,虚热内生,热灼肺金,肺失润降,肺气上逆,故干咳;虚火灼津,炼液成痰,则咳而无痰或痰少而黏稠,不易咳出;虚火灼络,则咳痰带血,正如《证治汇补》所云:“……阴虚嗽者,五心烦热,气从下升,午重夜甚;劳伤嗽者,干咳无痰,喉痒声哑,痰中带血。”
{燥邪犯肺证}
燥邪外袭,内合于肺,燥伤肺金,肺失柔润肃降,气逆为咳,则干咳;燥伤津液,血络干灼,则咳而无痰或痰少而黏稠,不易咳出,甚则咳痰带血,“肺受燥热,发热咳嗽,甚则喘而失血”(《医醇义》)。津伤血燥,肌肤黏膜失于濡润滋养,则口咽、唇、鼻、舌干燥少津;“《奇效良方·燥门》曰:燥之为病在外则皮肤皴揭;在上则咽鼻焦干;在中则水液衰少而烦渴;在下则肠胃枯涸、津不润而便难;在手足则痿弱无力;在脉则细涩而微。此皆阴血为火邪所伤也”(《中医基础理论详解》)。燥邪外袭,卫表失和,故见发热,微恶风寒,头身疼痛,舌红苔白或苔*;脉数为燥热之象。《六因条辨》对外燥证的病因及易感因素、病机、主症均做了总括性的论述:“予三十余年阅历以来,留心斯症,都因秋令太温,雨泽愆期,风阳化燥,鼓荡寰宇,以致消灼之势,乘虚袭肺。肺失清肃,则洒洒恶寒,翕翕发热,鼻鸣干燥,咳逆衄血,舌赤齿枯,诸症丛生。盖犯是症者,必由禀赋阴亏,亢阳偏盛,或形瘦身长,或色苍少泽,禀乎木火之质者,比比皆然。”
{治疗法则}
辛开温润或辛凉甘润,养肺润燥滋阴。
(一)内服方药
1.基本方药:(1)桑杏汤:桑叶10克、豆豉10克、杏仁10克、象贝10克、南沙参15克、梨皮l0克、山栀10克。本方适用于燥邪犯肺偏温燥者。(2)杏苏散加减:杏仁10克、紫苏叶6克、橘皮10克、陈皮10克、生姜10克、枳壳10克、桔梗6克、前胡10克、茯苓15克、大枣5校、紫菀10克、款冬花10克、百部10克、甘草6克。本方适用于燥邪犯肺中偏于凉燥。上方水煎,取汁毫升,分2次温服,日1付。
2、加减变化:若津伤较甚者:基本方(1)加麦冬10克、玉竹10克、天花粉15克;若兼有发热,头痛等外感风热表证,可酌加银花10克、连翘10克、牛蒡子10克;热重者酌加石膏30克、知母10克;若痰中带血或鼻燥衄血,可加白茅根24克、藕节3个、茜草10克、侧柏叶10克。若恶寒甚,无汗,基本方(2)配荆芥10克、防风6克。若燥热久咳,或热病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,皮肤枯燥,心烦口渴,咳呛少痰,基本方(1)加用知母10克、石密10克、人参10克、阿胶10克、天花粉15克。若燥热伤肺,烦渴多饮,口干舌燥,治节失职,尿频量多,用*连10克、天花粉30克、生地15克、藕汁10克、葛根10克、麦冬10克、天冬10克、知母10克、人参6克。
(二)外敷药物:
当鼻燥衄血,甚则衄血不止,可将大蒜捣成泥状,敷大蒜泥于双侧足底涌泉穴,一般敷药1小时,流血印止。
(三)饮食疗法
(1)麦冬粥:麦冬30克,煎汤取汁。用粳米克煮半熟再加麦冬汁及冰糖适量,同煮为粥。每天早晚服用。
(2)百合杏仁粥:鲜百合50克、杏仁10克(去皮尖、打碎)、粳米50克,共煮稀粥,加白糖适量温服。
(3)杏梨饮:苦杏仁10克,去皮尖,打碎,大鸭梨1个去核切块加水适量,与杏仁同煮。梨热加冰糖少许,不拘时饮用。
(4)雪梨膏:鸭梨20个去核,榨取汁,兑炼蜜收膏,每服20毫升,每天2次。
秋燥在治疗时还须注意一定的禁忌,据实践经验而言
1.解表忌过于辛散。即使凉燥初起邪袭肺卫,透表亦只宜辛开温润,以免过汗伤津;至于温燥袭表,则只宜辛凉轻透,忌用辛温发散。
2.润燥忌于滋腻,宜于清养,以免留恋病邪,
3.清泄燥热忌用苦寒,宜于甘寒,以免苦燥伤阴。
{注意事项}
1.病室宜干净卫生,空气流通凉爽,但要避免给患者直接吹风。
2,在症状护理上,口渴可多次各种果汁;咽痛便秘者,配合多食疏菜、梨子、香蕉等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