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癜风北京专家 http://www.txbyjgh.com/index.html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气温逐渐转暖,适逢开学季,人群的密切接触程度增加,加之肠道病毒隐性感染者或带毒者比例较高,学生和儿童间的肠道病毒传播几率增加。手足口病一般会在开学后1-2个月开始增加,其传染性强,多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场所暴发。
什么是手足口病呢?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,以发热和手、口腔、足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。好发于6月龄-5岁内的儿童,尤其在3岁内更为常见。全年皆可发病,我市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7-8月,近年来10-11月出现小高峰势。
手足口病怎么传染的?
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样,主要通过胃肠道(粪-口途径)传播,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、咳嗽、打喷嚏、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,传染性强。还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、皮肤或者黏膜、疱液,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感染。
一般预后良好,
但要警惕重症病例的发生!
多数症状轻,病程自限,1周左右自愈,无后遗症。但少数会发展成重症病例,多见于3岁以下幼儿。一旦病毒侵入,就可能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,引发脑炎、脑膜炎、颅内高压,病情进展极为迅速。如果出现以下表现,应尽快就诊:持续高热,体温38.5℃超过3天;神经系统异常,出现嗜睡、头痛、呕吐、抽搐等表现;出现心衰前兆,心率增快、四肢发凉、出冷汗。
接种疫苗仍是最经济的预防手段!
接种EV-A71疫苗可预防EV-A71导致的手足口病,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。接种年龄为6月龄开始至5周岁,全程免疫共2剂次,两剂间隔至少1个月。应尽量在6~12月龄内完成全程接种,因为1~2岁是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,且随着年龄增大,幼儿接触外界病原体的机会越来越多,所以建议尽早接种。
日常怎样预防呢?
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(鼻涕)、口水、大便、皮肤的疱疹里面均有病毒,且排毒期长。病人感染后,第一周传染性最强,但经呼吸道排毒时间有2-3周,经粪便排毒可长达2-3月,地面、墙壁、玩具上也有病毒附着。做好以下措施,能大大降低手足口的发病。
1.避免接触病人。避免亲密接触手足口病病人,不要拥抱、分享玩具、餐具、洗浴用品。
2.勤洗手。饭前、便后、外出回家都要洗手,最好按照七步洗手法使用肥皂仔细清洗。
3.注意食品卫生。被粪便污染的蔬菜、水果、肉类上会含有肠道病毒,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,最好去皮后再吃;不要吃生的蔬菜;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。
4.家长回家洗脸、洗手后接触孩子。家长也会感染肠道病毒,多为隐性感染,但是有传染性,病毒在大人呼吸道、手上存留,所以家长外出回家后,一定要洗脸、洗手后再接触孩子。
5.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。人群密集的地方,往往病毒的密度也高,所以建议在疾病高发季节,尽量少去拥挤处玩耍。
6.生病后要隔离。手足口病患儿不带病上学,至少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瘪后(大约1周)。
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