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末冬初,天气逐渐变冷,很多人已经不由得开始担忧起来,因为凡入冬,总有一大波呼吸道疾病来袭,比如让家长们十分害怕的肺炎。
肺炎的危害想必家长们都知道一些,不过肺炎分为很多种类,有一种特殊的肺炎——毛细支气管炎。
由于患病部位特殊,容易发展成重症,是肺炎里的有名的“难缠户”,家长们需要格外注意。
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特殊的肺炎。
毛细支气管炎是什么?
在了解毛细支气管炎之前,我们先了解一下毛细支气管。
人的气管从上往下分为23级,第5~16级为毛细支气管,病变主要侵袭的就是这部分直径为75~μm的毛细支气管。
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早期即出现纤毛坏死、黏膜下水肿、管壁淋巴细胞浸润的情况。
另外毛细支气管有部分被阻塞,并有支气管平滑肌痉挛,使得管腔明显狭窄,导致咳嗽及喘憋。
打个比方来说,人的双肺就像两块太阳能充电板,中间由一颗大树撑起,树的主干叫做气管,主干的两个分支叫做支气管,支气管上5~16级的小树枝就叫做毛细支气管。
这些“小树枝”在正常情况下,可以帮助双肺完成充电,维持人体的正常呼吸。
如果这些“小树枝”一不小心被感染,不能正常工作,人表现出气促、喘息和胸壁吸气性凹陷等,一般就是毛细支气管炎了。
毛细支气管炎有何特征?
毛细支气管炎常发于2岁以下宝宝,6月龄内的小宝宝最多见,是1岁内婴儿住院最常见的原因。
发病后典型症状就是气促和喘息,不过症状和体征通常是从鼻炎和咳嗽开始,这个阶段一般无法通过症状判断出来。
病情逐渐发展后,会出现呼吸急促、胸壁吸气性凹陷、喘息,以及肺部哮鸣音和细湿啰音。
毛细支气管炎可由多种病原体感染所致,最主要由病*感染引起。
其中呼吸道合胞病*(RSV)最常见,其次是副流感病*,还有人鼻病*、人类偏肺病*、人博卡病*、人腺病*等。
根据文献报道,我国小于2岁的毛细支气管炎住院儿童,其中有75%~93.5%可检出病*,病*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*。
因此毛细支气管炎的季节特征和当地RSV的流行特征相似,我国北方RSV的流行季通常是冬季和初春,广东、广西的高峰季则在春季或夏季。
毛细支气管炎如何诊断?
如果孩子患病后出现毛细支气管炎的部分症状,医院诊断。
一般来说,医生会根据年龄、症状及查体判断孩子是否患病。
临床一般表现为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后2~3日,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,咳嗽和喘憋同时发生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特点。
体格检查突出为呼吸浅快,可达60~80次/分,有些甚至有次以上,医生在听诊时可能会听到细湿罗音或中湿罗音。
有上述这些特征,基本上就可以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了。
得了毛细支气管炎如何治疗?
毛细支气管炎有一定自限性,大多数患儿是轻度的,通常在家护理就会好转,但诊断为中、重症的毛细支气管炎则需要入院治疗。
1.轻度毛细支气管炎如何护理
在家护理主要需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