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花生理性病害的防治
兰花生理性病害又称非侵染性病害,是由病原生物以外不适宜的栽培环境与养护措施所引起的病害。如气温过高过低,光线过强过弱,水肥失调,元素缺乏,用药不当,空气中有害气体、地面上有*物质污染等等。兰花常见生理性病害的类型、症状主要有:
寒害与暑害冬末春初偶遇风雪寒流与持续低温,超过了兰株所能承受的耐寒限度,致兰花组织或器官受到冻害,轻则损伤兰叶,重则整株死亡。酷暑盛夏气温在35℃以上,兰叶受到烘烤灼伤,叶色退绿或变*,兰根干瘪。
过阴与日灼兰株长期在兰棚或兰室莳养,因光照不足致兰叶淡绿徒长,生命力不旺。盛夏兰盆在露天放置或兰棚遮光度太小,发生日灼现象,造成兰叶发*。
干旱与水涝若水分不足,空气干燥,造成兰株生长缓慢,矮小,叶*,甚至萎蔫枯死。浇水过频,水量太大,致盆内积水、土壤缺氧,造成兰叶发*、脱落,严重时烂根死亡。
营养元素缺乏即缺素症。有资料表明,植料营养元素中氮肥不足,会致新叶淡绿,老叶*化,植株早衰;缺磷兰叶暗绿,生育期推迟;缺钾叶尖枯焦,叶面产生斑点;缺铁脉间失绿,甚至淡*或发白;缺铜幼叶萎蔫,出现白斑。
中*受有害气体污染,土壤含有*素,兰株生长不良,叶片灼伤,根系受损。
找准原因,对症施治,弥补不足,过头矫正,是兰花生理性病害防治的基本原则。要求在栽培养护中,尽可能提供兰花生长所需的各方面的条件,努力创造适合兰花生长的优良生态环境,即按不同季节、不同生长期及时调节光照、温度、湿度、酸碱度,科学浇水,合理施肥,注意通风透气,尽量避免或减少造成病害的不科学、不合理的现象发生。只要这些方面把握好了,就不会有生理性病害的发生。即使偶有一方面管理不当,出现了病症,亦不难控制与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