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国家的防疫政策都放开了,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感染上新冠病毒。”
“既然感染难以避免,我们还不如早点感染,这样还可能早点产生抗体。”
......
一直以来,我国严厉的动态清零策略被世界卫生组织视为典范。近日来,随着奥密克戎的毒力减弱,我国的新冠防疫策略出现了重大的调整,核酸检测减少、隔离放宽、不再容许地方政府随意封区封城,政策的放开也让许多人感觉是天大的喜讯。
然而,抗疫政策的放松,我们被感染新冠的概率也是与日俱增。在网络上,声称自己不幸感染新冠的声音不绝于耳。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人就认为感染新冠是迟早的事,“早阳”或许会更好一些。那么,事实真是这样吗?
一、国家为什么会放松抗疫政策?
很多人认为,抗疫政策的突然放松,肯定会造成大面积的感染,进而致死率也会上升。因此,很多人认为这是国家“躺平”的节奏。实际上,较为躺平的美国死掉百多万人后,抗疫成绩优异的中国却走向宽松,当中的逻辑可能还是源于以下几点:
第一、防控效益下降。毫无疑问,我是非常赞成防疫政策要调整的,这是因为严厉的防控政策所带来的边际效益比前已大幅下降。
第二点,防疫的成本却是骤增的。新冠病毒传染性增强,几乎已达挡无可挡的境界,还去搞封城,社会是否在疲于奔命后仍会感到力不从心?在这个意义上,就算只是趋近动态清零,也须付出巨大的代价。但另一方面,政府的组织及动员能力惊人,其核酸检测的能力与效率当世无双,把千万人口都检测一次,只是小菜一碟。封区封城封关,短时间内尚算可行,但时间一长,谁受得了?
第三点,奥密克戎的毒力在减弱。一直以来,我们国家都很看重人民的生命,而防控政策的目的是要减少重症及死亡人数,众所周知,Omicron变种致重病率及致死率已大不如前。在这种情况下,把多些资源用在防控新冠重症上,也远比“一刀切”的防控所能带来的额外效益要强。
二、感染可能无法避免,但也没有必要认为“早阳早好”
从国家的政策来看,大面积感染已成定局。有专家依据数据的模型进行推算,最后会有80%的人群会被感染。基于这个数据之下,感染似乎有些难以避免。实际上,在我居住的周边,也出现不少发热人群,由于不推行核酸检测,也无法判断是不是新冠感染。不过,我认为在目前的疫情形势下,极有可能是感染了新冠。
也许大家所在的地区人员更加密集,可能周边居住感染的人群也更多。因此,很多人就认为反正都要感染,还不如早点感染早好一些。实际上,这种认识是极端错误的。尽管现在奥密克戎的毒力在减弱,但是同样也会造成一些不适的症状,比如各种发热、味觉、嗅觉功能下降、浑身酸疼、咽喉疼痛、咳嗽等。不过,在这些症状中,每一个人的体质不同,感染后所表现的症状也会截然不同。
另一方面,虽然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后,绝大多数人都是轻症,但对于高风险人群,比如老年人合并基础病、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人群、有免疫力不足问题的人群、孕晚期和围产期女性,体重指数超过35的肥胖人群,重度吸烟者等,都有可能出现重症的风险。从这个角度而言,我们应该做到能做好防护,就尽量防止自己不被感染。
值得一提的是,很多人认为“早阳早好”,是因为感染病毒后,身体会产生特异性抗体,从而避免再次感染,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。实际上,在感染新冠病毒痊愈之后,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并不是永久的。因为新冠病毒也会变异产生免疫逃逸,所以感染后再次感染也是有可能的。
三、感染后,如何自我照护?
新冠病毒横空出世肆虐全球,随着秋冬气候进逼,流感病毒、腺病毒、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盛行率也逐步上升,更突显民众自我照护的重要性,然而最近一份调查显示,9成民众曾遇病症不处置,更有3成5民众会放任症状持续恶化。因此,在平时我们掌握自我照护3大步骤:
1、预防
在平时的生活之中,大家一定要戴好口罩,做好手部消毒,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。除了维持外在防护,内在照护也很重要,如心理健康维护、均衡营养摄取,可藉由保健品如综合维生素、益生菌、口腔保健品维持好自身健康。
2、缓解症状
如果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,感染后遇到一些轻微症状,比如发热、咳嗽、身体酸痛等,我们一定要一发生时及早进行处置,建议居家常备非处方用药如止痛药、感冒药等。感染后出现呼吸不畅、胸闷等症状,应先经X光、肺功能检查,评估心肺功能是否异常,如果检查无异状,可从运动、营养、预防各层面做好自我照护,帮助身体恢复。
3、安全用药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引,普通民众对医药认知不足。因此,专业卫生人员的支持非常重要,日常可藉由专业人员了解正确用药知识。
总而言之,自我照护会影响恢复力!好比很多人会问,感冒到底要不要看医生?如果平时做好自我照护且健康状况良好,的确一周内有望自然恢复。但如果平时自我照护不佳,就建议及早征询医师、药师,让身体需求得到足够补充,更重要的是兼顾用药安全,才能达到良好自我照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