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,即吸入氧气,呼出二氧化碳,保证人体新陈代谢顺利进行。
气管与支气管(一)气管
气管位于食管前方,上接环状软骨,经颈部正中,下行入胸腔在胸骨角平面(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)。
分为左、右主支气管,分叉处称气管杈,其内面有向上凸的气管隆嵴,是支气管镜检的定位标志。
是呼吸道起始部分,能净化吸入的空气并调节其温度和湿度,也是嗅觉器官,还可辅助发音。
以颈静脉切迹为界,分为颈部和胸部
颈部:短而表浅,第2-4气管软骨环前面有甲状腺峡横过,两侧有大血管和甲状腺侧叶,后方与食管相邻,临床急性喉阻塞在第3-5气管环沿中线纵形切开气管进行急救。
胸部:较长,前有胸腺、左头臂静脉、主动脉弓,后方紧邻食管。
(二)主支气管
左主支气管:(左细长平)细而长,4-5cm,走行水平。
右主支气管:(右粗短直)粗而短,2-3cm,走行垂直,因此气管异物容易坠入。
肺肺的功能主要是进行体内、外的气体交换。
幼儿新鲜肺呈淡红色,随着年龄增长,吸入灰尘不断沉积,呈灰暗色或蓝黑色。
(一)肺的形态和位置
位于胸腔内,纵膈两侧,膈的上方,左右各一。
右肺受肝的影响短而宽,左肺受心的影响狭而长,外形近似圆钝形。
肺尖:圆钝形,经胸廓上口伸入颈根部,高出锁骨内侧1/3上方2-3cm,肺尖部听诊的部位,肺结核好发部位。
肺底:与膈相邻,向上凹陷,称膈面。
肺外侧面:与肋、肋间肌相邻,称肋面。
肺内侧面:与纵膈相邻,称纵膈面,中部凹陷,称肺门,是主支气管、肺动脉、肺静脉、淋巴管、神经出入的部位。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形成肺根。
肺前缘:薄锐,左肺下部有心切迹。
肺后缘:厚而圆钝,贴于脊柱两侧。
肺下缘:薄锐,伸入胸壁与膈间隙内。
左肺被斜裂分为上、下两叶;右肺被斜裂、水平裂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叶。
(二)肺内支气管和肺段
肺段支气管:气管的第3级分支
支气管肺段: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,简称肺段。
左、右肺通常分别有10个支气管肺段。有时左肺出现共干支气管,此时左肺也可分为8段。
(三)肺的细微结构
肺组织分为
间质:结缔组织、血管、淋巴管和神经。
实质: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末端大量肺泡,可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。
导气部包括肺叶支气管、肺段支气管、小支气管、细支气管以及终末细支气管等,只有传送气体的功能,不能进行气体交换。
呼吸部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分。呼吸部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、肺泡管、肺泡囊和肺泡等。
肺泡是构成肺的主要结构,半球形小囊,开口于呼吸性细支气管、肺泡管、肺泡囊,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。
肺泡上皮有两种类型:I型肺泡细胞、II型肺泡细胞,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、降低肺泡表面张力。
(四)肺的血管
肺有两套血管。一套是完成气体交换功能的肺动脉和肺静脉;另一套是营养肺和各级支气管的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静脉。
胸膜和胸腔胸膜是覆盖在肺外表面、胸壁内表面、纵膈侧面、膈上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,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。
脏胸膜:肺表面的部分
壁胸膜:胸壁内面、纵膈侧面、膈上面的部分,根据其贴附的位置分为膈胸膜、肋胸膜、纵膈胸膜、胸膜顶
胸膜腔是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,在两部分胸膜之间形成的密闭的腔隙。左右各一,互不相通,内呈负压,有浆液,呼吸运动时减少摩擦。
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互相移行,围成一个潜在性的密闭腔隙,称胸膜腔。胸膜腔左、右各一,互不相通,腔内呈负压,内含少量浆液。
在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,形成较深的半环形间隙,称肋膈隐窝。在深呼吸时,肺的下缘也不能深入其内。肋膈隐窝是胸膜腔最低的部位,当胸膜腔积液时,液体首先积聚于此。
纵膈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、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。
纵隔前界为胸骨,后界为胸椎体,两侧界为纵隔胸膜,上达胸廓上口,下至膈。
纵隔以胸骨角平面(第4胸椎体下缘)为界将纵膈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两部,下纵隔以心包为界分为前纵隔、中纵隔、后纵隔三部分
胸骨与心包之间的部分称前纵隔
心及大血管所在部位称中纵隔
心包与脊柱胸部之间的部分称后纵隔
防疫重要提示本章节学习重点1.掌握左、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征。
2.掌握肺的位置、形态、细微结构、血管。
3.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。
4.熟悉纵膈的概念与分布。
END制作:*倩(侵删)
注: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《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》各章节学习任务制作,仅供参考学习
喜欢请长按以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