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*港之夜》是首老歌
经历过80年代的人们都会有很深的记忆
那时刚刚改革开放不久
流行歌曲不断涌现
听惯了过去那些老唱法歌曲的人们
对流行歌曲的喜爱简直无以复加
(特别是年轻人)
双卡录音机在当时作为国内的“奢侈品”开始盛行
标志着欣赏流行音乐正式成为
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
《*港之夜》正是当时家家户户
那些“翻录”磁带里必须有的一首歌
而且是每个人都可以从头唱到尾的那种歌
可以说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先驱之作
《*港之夜》同时也使海*歌舞团的苏小明
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
那时几乎可以和李谷一比肩
记得外国歌手来中国演出
为讨好中国观众
也要演唱一下《*港之夜》
我对《*港之夜》的喜爱当然也是由来已久
虽然是空*子弟
但我更喜欢海*这个*种
偶尔到歌厅卡拉OK时
也会经常演绎一下这首歌
年
自己有了出一张发烧碟的打算
主要是翻唱一些经典老歌
在选歌的过程中
《*港之夜》是所有参与唱片制作的人员
一拍即合、毫无争议的一首选歌
它既有优美深邃
百听不厌的旋律
又有最具代表性的时代情怀
虽然是一首女声的歌曲
但对于翻唱来说
反差大(女歌男唱)不是件坏事
更容易形成对比
翻唱经典
难点在于
既不能破坏原歌所表达的意境
又要有一定的创新
如果没有创新
没有编曲者和歌者自己对歌曲的主观理解
那只能算重唱
是没有诚意的
对于翻唱歌曲来说
编曲太关键了
由此
我特别约请了年青的音乐人章燕来“操刀”
章燕出生于海滨城市青岛
父亲在海*服役近三十年
海,海*,*港,舰船...
对于自小成长于海*北海舰队大院的
章燕来说
是童年记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
章燕自己讲
在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
《*港之夜》这首歌
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他在流行音乐上的启蒙
后来他离开青岛来北京发展
这首歌几乎也代表着家乡和童年的声音
关于编曲的创新问题
章燕老师用了不少的心思:
因为是*旅歌曲
不宜过于张扬和浮躁
也要符合歌手本人的
(据他们据称是“温暖深情、略带怀旧质感”)声线
章燕使用了比较复古柔和
同时也是现在重新流行的鼓机的音色
在节奏中加入了一些Trap音乐的元素
使得本来单调的节奏有了一些起伏和变化又不突兀
还使用了虚拟女声的pad音色做音乐背景铺垫
让音乐温暖有人情味
与歌手的男中音音色相得益彰
起到了很好的绿叶作用
电吉他演奏的前奏主旋律
是对原曲副歌旋律的变奏
章燕希望在听前奏的时候
就能把听众瞬间带回当年的《*港之夜》
在录音时还特别要求吉他手摒弃一些演奏手癖
去掉那种不够朴实真诚的装饰音和演奏技巧
用最简单的手法
用比较滞后的节奏感弹出旋律的歌唱性
像是用吉他真诚地在演唱歌曲的副歌
章燕老师的编曲出来后
我非常喜欢也更加跃跃欲试
过去自己在录制原创歌曲时
往往定调比较高
现在看来大可不必
这次录发烧碟
参与监制、编曲和录音的
李永昌、章燕、杜渡等音乐老师们
都认为我的中音区很不错
声音的辨识度也较高
用职业歌手的角度来衡量
也比较难得
这一体验
让我在今后演绎歌曲时
在定调上有了一些启发
《*港之夜》是我非常喜爱的一首老歌
它不仅承载了自己对一个年代的难忘记忆
也融入了自己不断挖掘自我
提升自我的脚步
今年4月23日
是中国海*70周年的生日
这个大庆之年、大庆之日
我也蹭一下热度
将自己翻唱的这首老歌“抖”出来
面向我的好友们
更面向我们的人民海*
致以节日的祝贺!
愿我们不断崛起的海*
在祖国的万里海疆上
在浩瀚的世界大洋上
劈波斩浪
威风无比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