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呼吸道包括鼻、咽、喉,下呼吸道依次分为气管、支气管、叶支气管、肺炮管、肺泡囊及肺泡(图3-1)。呼吸系统由轮廓、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根据解剖部位,又可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两部分。
呼吸道主要负责气体运输,一旦发生狭窄或堵塞,将发生通气功能障碍。肺由各级支气管和肺泡组成,主要负责气体交换,肺泡壁和肺泡间隔病变将引起弥散功能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。
上呼吸道
1.鼻腔鼻腔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部分(图3-2,图3-3)。
鼻前庭借鼻孔的距离相当于鼻翼至耳垂的长度,成年人大约为12~14cm。鼻腔外侧壁自上而下有三个突出的鼻甲,分别称为上、中、下鼻甲,各鼻甲外下方所遮蔽的空隙分别称为上、中、下鼻道。各鼻道与鼻甲隔间的间隙,称总鼻道。中鼻道较宽大,利于气管镜通过。
2.会咽部咽是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性管道,是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,自上而下分别与鼻腔、口腔和吼腔相通,各被称为鼻咽、口咽和喉咽三部分。
鼻咽位于鼻腔之后、软腭平面以上(图3-4)。
高约2cm,左右径约为1.5cm,它与口咽借鼻咽峡相通。鼻咽部的外侧壁,约在下鼻平面之下的后方约1cm处,有咽鼓管咽口(图3-5),
此口的前、上、后方有一圆形隆起,称为咽鼓管圆枕,其后方有纵行的深凹称为咽隐窝,为鼻咽癌的好发部位,气管镜检查时勿漏检。
口咽是口腔向后的延续部,位于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,舌腭弓后方有与之相伴行的咽腭弓,向上与鼻咽部想通,向下经咽峡与口腔想通。
喉咽位于喉口的后方,是咽腔的最下部分,较狭窄,上起于会厌上缘平面,下至第6颈椎和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与食管想通(图3-6,图3-7)。
喉口向前经喉口与喉腔想通,喉口两侧为梨状隐窝(图3-8),
为异物易滞留的部位,若插管不当,也易伤及此处。
在梨状隐窝的黏膜下有喉返神经的内枝经过,将局部麻醉药涂布其表面,可产生声带以上喉的局部麻醉效果,在气管镜检查时是重要的麻醉部位。
3.喉腔喉腔是由喉软骨为支架,内覆黏膜构成的腔隙。上经喉口通咽喉,下方在环状软骨下缘与气管相通。
喉腔的两侧壁各有上、下两对由喉黏膜组成的皱襞,上方的一对叫前庭襞,两襞之间的裂隙为前庭襞(图3-8)。下方的一对叫声带。两声带之间的裂隙叫声门。在平静呼吸时,两声门活动对称,闭合良好。若有一侧喉反神经损伤或受压,则出现一侧声带麻痹,声门闭合不全。
常见上呼吸道疾病的用药方法
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
症状: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声音嘶哑、打喷嚏。
体征:鼻腔粘膜充血、水肿,有分泌物;咽部或喉部充血,水肿;扁桃腺肿大,咳嗽。
联合用药:抗生素+解热镇痛药+镇咳药+清热解*药+含片+咽喉喷剂+鼻喷剂+VC
配伍原因
抗生素控制感染。
解热镇痛药缓解症状。
清热解*药可以清热祛火。
含片和喷剂可以缓解咽喉疼痛。
鼻喷剂可以缓解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鼻部的各种不适。
VC可以增强体内血液中白细胞吞噬细菌及抗病*能力,从而缩短感冒病程。
温馨提醒:高发季节,用食醋熏蒸法;保持居处环境适宜;不要过量饮酒、淋雨等。
二急性扁桃体炎
症状:全身低热或寒战、高热,咽痛,咽下时加重,向耳部放射;扁桃体充血、肿胀。
联合用药:抗生素+清热解*中药+中药喷剂+VC+大蒜油
中药清热解*,利咽消肿。
外用喷剂可以直接作用患处,舒缓疼痛。
VC和大蒜油能进一步抗炎,提高机体抵抗病*细菌的能力。
温馨提醒:多饮水促进新陈代谢,有利于病*细菌排出。
三慢性咽炎
症状:咽干、咽痒、刺激性咳嗽、咽部有异物感。间歇性声音嘶哑声带慢性充血声带的病变常两侧对称。
联合用药:中药治咽炎(口服)+咽炎喷雾剂+含片+VC+保健茶
外用喷剂可以直接作用患处,舒缓不适感。
VC可以解*提高机体免疫力。
保健茶可以解*利咽。
温馨提醒:少食辛辣刺激食物,多饮水,促进身体新陈代谢。
四过敏性鼻炎
症状:突然鼻内奇痒,连续打喷嚏,流大量的清水样鼻涕,流眼泪,眼睛痒。
联合用药:抗过敏药+中药治过敏性鼻炎药+抗过敏性鼻炎喷剂+抗过敏滴眼液+VC+钙+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
抗过敏药是H1受体拮抗剂,能够收缩毛细血管,从而达到迅速缓解鼻内奇痒的症状。
抗过敏喷剂外用可以迅速缓解打喷嚏、流鼻涕的症状。
抗过敏滴眼液萘敏维里面含有扑尔敏能够迅速缓解眼睛痒的症状。
VC和钙能够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,减轻鼻粘膜的水肿,从而缩短鼻炎病程。
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具有清理鼻腔作用。
温馨提示:锻炼身体,增强自身免疫力;建议出行时佩戴口罩,避免接触致敏原;少食腥辣刺激食物。
五慢性鼻窦炎
症状:鼻塞、多脓涕、嗅觉障碍、头钝痛、肿胀或肥厚、粘膜水肿鼻腔内有脓性分泌物。
联合用药:中药治鼻窦炎药+中药鼻喷雾剂+镇痛药+通气鼻贴+VC+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
中药治鼻窦炎口服药具有清热消炎、祛风通窍的功效。
局部外用药能够迅速缓解鼻塞症状。
镇痛药可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缓解疼痛。
通气鼻贴有助于速效缓解鼻塞。
VC能够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,减轻鼻粘膜的水肿。
温馨提示:锻炼身体,增强自身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