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症状感染者
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现的?
传播风险有多大?
什么是“复阳”?
“复阳”后是否有传染性?
是否需要治疗?
法治君为你解开疑惑
↓↓↓
01.
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?
新冠病*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,如发热、咳嗽、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,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*病原学检测阳性者,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。
无症状感染者可分为两种情形:
1、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,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,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,始终为无症状感染状态;
2、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,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,但随后出现某种临床表现,即处于潜伏期的“无症状感染”状态。
02.
无症状感染者有无传染性?
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,主要还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途径传染给别人。
◆传播隐匿性。由于无症状感染者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与体征,在人群中很难被发现,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传播,预防难度较大。
◆就诊不主动。由于无症状感染者的症状轻微或不典型,感染者可能误认为自己没有感染新冠病*,不会主动去医疗机构就诊。
◆难以被发现。由于存在检测窗口期,采用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方法难以发现全部无症状感染者,现有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通过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主动筛查、感染来源调查、聚集性疫情调查和对高风险人员的主动检测发现的。
根据国家和部分省份开展的密切接触者监测数据,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存在二代病例续发,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个别由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聚集性疫情,有小样本量的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样本中的病*载量与确诊病例没有太大差异。
综合目前的监测和研究,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传染性,但其传染期长短、传染性强弱、传播方式等尚需开展进一步科学研究。
部分专家认为,鉴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呼吸道标本能检出病原核酸,但由于无咳嗽、打喷嚏等临床症状,病原排出体外引起传播的机会较确诊病例相对少一些。
03.
无症状感染者增加的原因
随着新冠病*的不断变异,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增强,其*性相对减弱,临床症状也相对表现比较轻,这样会造成很多感染者感染之后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。
◆与大规模人群免疫接种有关。现在疫苗接种的覆盖率高,接种疫苗之后,人体的免疫力增强,即便感染,相对来讲可能有些症状表现不出来,疫苗接种还是非常有效的。
◆与早期发现有关。由于疾控队伍快速筛查、快速发现,使得一些早期感染者没来得及出现症状就很快被发现、被检测到。
流调工作越细致、早期“拦截”感染者的概率越高,疾病传播控制也更及时,无症状感染者是早期被“拦截”下来的人群。
04.
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治疗吗?
目前,无症状感染者不需要特殊的治疗,只需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。
无症状感染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,根据情况开展血常规、CT影像学检查和抗体检测。如后续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,符合确诊病例诊断标准后,则订正为确诊病例,按确诊病例治疗管理。
针对无症状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,但具有传染性,而且传染具有隐匿性。
疾控专家提醒,公众在日常生活中,不能放松警惕,要持续加强自我防护:
◆养成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常通风、不聚集等健康生活方式;
◆积极接种疫苗,构筑免疫屏障;
◆主动配合完成社区开展的核酸检测筛查;
◆如个人核酸检测阳性后也不必恐慌,及时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健康监测和隔离医学观察。
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康复出院后,个别出现“复阳”现象。
01.
什么是“复阳”?
“复阳”是指新冠病*阳性感染者解除隔离或出院(舱)后,新冠病*核酸检测再次出现阳性的情况。
“复阳”患者的核酸检测Ct值一般都≥35,如果没有出现症状,无需管理,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安全的。
02.
为什么会“复阳”?
“复阳”有两个原因:1.间歇性排出的脱落病*片段;2.再次感染另一种新型冠状病*突变株。
分析以上两个原因之前,需要回顾一下新冠病*Ct值的相关概念。Ct值,全名叫Cyclethreshold,即循环数阈值,目前核酸检测使用的是聚合酶链反应(PCR)技术。
PCR技术可以检测出是否有病*,但是不能区分病*是否有活性——即到底是有传染能力的“活病*”,还是没有传染能力的“死病*”(病*片段),无法判断。
有报道显示,出院(舱)康复人群“复阳”后并未分离出活病*,“复阳”可能是检测到失活的病*片段。
因此,当出院(舱)后人员PCR技术检测为阳性时,并不等同于有传染性,因为对于康复期患者,当Ct值≥35时,已经不能分离出活病*,此时患者并不具有传染性。
如果身边出现“复阳”病例,而又没有进行下一步的收治及社区管控,那么往往是因为其Ct值≥35,意味着此类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,所以也不需要戴着有色眼镜,刻意躲避。
此外,人体感染新冠病*后1~2周会逐渐产生抗体,但随着时间延长,抗体水平会有所下降,且*株在不断变异,所以康复人群依然有再感染变异*株的可能,对于“复阳”人群是否有传染性,需要结合Ct值等综合判断传播风险。
03.
“复阳”人群咋管理?
曾感染过经治疗或隔离观察出院(出舱)的人群如果核酸检测提示阳性需要仔细分析甄别,根据防控指南的管理原则,分别对待总结如下:
1.如果Ct值≥35,完全没有任何症状体征,无需管理,不需要判定密接(与其共同居住、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人员);
2.如果Ct值≥35,如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相关临床表现,或Ct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,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,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,但无需对其密接者进行追踪和管理;
3.如果Ct值<35,没有症状体征,需要结合病程、Ct值动态变化等快速评估其传播风险(传播风险会由相关专业人士科学判定),如有传播风险按感染者管理,判定和管控密接,但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;如无传播风险,不再进行管控,无需判定密接;
4.如果Ct值<35,同时出现了发热、咳嗽等相关临床表现,或Ct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,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,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,同时需要判定和管控密接,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。
来源:综合自大河健康报、河南疾控、洛阳疾控、甘肃发布等
(声明:“法治中原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