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科普只为提高普通老百姓对解热镇痛药的理解,并非提倡大家自行用药。在新冠疫情大环境下,如有发热,须立即到发热门诊就诊,并在医嘱指导下用药。
此外,本文科普范畴不适用于婴幼儿童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参考用药。
“退烧药”“止痛药”和“感冒药”几乎是所有老百姓都会用到的药物,是在众多药物中出现频率极多、使用量极大的药物。其实,这些常备的退烧、止痛或感冒药大部分在药学上都是同一类药物——统称为非甾体抗炎药(英文缩写为NSAIDs)。
因为它们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退热和止痛效果,因此老百姓常称它们为退热药、止痛药,而实际上更为专业的称呼为“解热镇痛药”。解热镇痛药在市面上种类繁多,医院其商品名就多达十余种。
这些药物退热效果是否有差异?副作用如何?哪些药物侧重于止痛?哪些侧重于退热?使用这些药有什么注意事项?今天就来为您一一解答。
说说非甾体抗炎药
所谓“非甾体抗炎药”,实际上是指不含激素“甾体”结构的一类药物,其机制简单来说,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,发挥外周止痛、中枢退热的作用。
大名鼎鼎的阿司匹林就是这类药,但因其抗血小板作用突出而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。
市面上退热药有些是以单药存在(如布洛芬、洛索洛芬、双氯芬酸钠等);而有些则以复方药存在(如日夜百服咛、酚麻美敏片、酚氨咖敏片等)。
从剂型分类可分为三种,即口服药、肛门栓剂和肌内注射剂(退热针),其中以口服药居多。
但不管如何,其成分万变不离其宗,主要有效成分均是非甾体抗炎药。
特点分四类
笔者根据药物的不同特点,将其简单归纳为如下四类。
1.应用最广,兼顾退热止痛,安全性好。
对乙酰氨基酚因兼具这些特点常常作为退热药的首选。特别是市面上存在大量对乙酰氨基酚复合制剂药物,它们往往联合抗组胺药、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等药物,以缓解感冒症状(如鼻塞、流涕)。这些药物包括日夜百服咛、酚麻美敏片、氨咖*敏片、酚氨咖敏片等。
2.止痛退热效果均较强,也可单独用于止痛或退热,安全性尚可。
这一类包括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、洛索洛芬、双氯芬酸钠缓释片。
各退热药的退热效果比较:
对乙酰氨基酚<布洛芬<洛索洛芬<双氯芬酸钠缓释片。而它们的退热效果越强,副作用也随之增加。
解热镇痛药常见成分及特点
3.退热强且快,主要用于急性退热,副作用相对较大。
这一类主要包括个别口服药(如安乃近片)、栓剂(如吲哚美辛栓)和肌内注射针(如复方氨林巴比妥)。口服安乃近解热、镇痛作用快而强,但*副作用大,仅在急性高热、病情急重,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用于紧急退热。
这一类药物,应严格在医嘱下谨慎使用,并注意预防脱水,避免休克。另外还有前面提到的激素类药物,其副作用较大,也常用于急性高热患者。
4.主要用于止痛的药物。
实际上大部分NSAIDs类药物或多或少都具备止痛功能,但有些药物因含有其他止痛的复合制剂而主要用于止痛。这些药物包括去痛片、塞来昔布和洛芬待因缓释片等。
使用需注意
在使用解热镇痛药之前,我们应该认识到适当发热也是机体提高免疫力的一种保护反应,盲目退热可能会掩盖病情,延误治疗。有些医生建议体温高于38.5℃才使用退热药,但实际上38.5℃也不一定是金标准。
譬如有些患者体温在39.0℃仍无明显不适症状时,也可不使用退热药;而有些患者体温仅38.3℃却有明显头痛、咽喉痛等症状,也可考虑使用止痛药。
使用退热止痛药只能改善症状,治标不治本,更重要的是寻找发热原因,解决根本病因。譬如当血常规显示有细菌感染时,使用抗菌药物比退热药更重要。
另外,对于低血压、出现少尿或年老体弱患者,应以物理降温为主,谨慎使用退热药,以防因出现大汗淋漓而休克。
所有非甾体抗炎药均有一定的肝肾*副作用,并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,对于肝肾功能异常及心血管疾病或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,应在医嘱下谨慎用药。
不同的非甾体抗炎药不建议同时联用,以免增加*副作用。对于非缓释剂型,若症状不缓解,往往可间隔4~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,但24小时内不宜超过4次。
作者:王超群海*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
李熙海*医院药学部
本文首发:家庭用药杂志
本栏目由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