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初
上海一位70岁的阿婆
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
但奇怪的是:
↓↓↓
阿婆是本地人
独居,不爱社交
近段时间没出过上海
初步调查没有接触过新冠肺炎病例
身边也没人有呼吸道感染症状
那么
她到底是怎么感染的?
今天,微姐就来给大家揭秘
↓↓↓
“无接触史”被确诊调查10天
线索屡屡中断
S形曲线,提示“阳性”。若是一条平直的线条,则为“阴性”。2月5日,实验室的电脑屏幕上,桂芳(化名)的咽拭子检测结果显示出S形的曲线。她被确诊为一名新冠肺炎患者。
检测新型冠状病*实验操作
但是桂芳到底是怎么感染上新冠病*的?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现场工作组(下文简称现场工作组)随即开展了周密、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。桂芳阿姨的案子,被指派到了市疾控中心现场工作组的孔德川和郑杨的手里。
孔德川初步得到的调查信息是:她所居住的A区临街公寓,是上世纪30年代的砖混结构公房。一人住面积有些大,她把另一间隔出,用于出租,与租户共用一个大门。不过,她个性内敛,喜欢清静,与租户、邻居从不串门,见面只是点头,问好。
上海市疾控中心传防所急传科主任潘浩表示:“首要就是把发病时间确定,有了发病时间,往前14天,调查病例的暴露情况,也就是什么原因得病;往后至隔离治疗前,需要判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。”
病例的活动轨迹如下:
1月15日至27日,在女儿的陪伴下,阿婆去了分别位于B区和C区的几家单位。
1月27日上午,阿婆开始身体不适,无力,头痛,有轻微的咳嗽,但她认为“大概是血压高了”,咳嗽也应归因于她常年患有的支气管炎。
2月3日,阿婆骨头酸疼,且已开始发烧,女儿坚持带她到A区看诊。CT显示,有病*性肺炎的征象。诊断为“疑似”,阿婆被发热门诊收治,隔离。
阿婆进入了疾病防控的网络。2小时后,A区疾控中心在系统里发现了她的报告。流调人员开始调查。医务人员将她的咽拭子标本,连同血液标本被送至市疾控的实验室进行检测。
2月5日,确诊后,阿婆被转入本市新冠病例定点医疗机构治疗。
由此可以判断,病*就在1月27日前,悄无声息地接触到了桂芳。可到底是什么时候,怎么接触上的?
排查余人
进度缓慢
孔德川分析,从发病时间来看,C区比B区可能性更大。
孔德川请C区疾控中心协助,了解到桂芳曾去过C区某单位,而这一行程涉及多人。C区疾控中心找出了多人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,逐一核实,“是否有湖北接触史、旅居史、是否有发热或呼吸道感染症状”。结果,全都排除。
通过与全市病例数据库的比对核实,B区的某单位很快也被排除了当天有确诊病例出现的可能。
除了一直受到